立命之学 进入列表...
- 务要日日知非,日日改过;一日不知非,即一日安于自是;一日无过可改,即一日无 步可进;天下聪明俊秀不少,所以德不加修,业不加广者,只为因循二字,耽阁一生。 云谷禅师所授立命之说,乃至精至邃、至真至正之理,其熟玩而勉行之,毋自旷也。
- 孔公算予五十三岁有厄,余未尝祈寿,是岁竟无恙,今六十九矣。《书》曰:“天难 谌,命靡常。”又云:“惟命不于常。”皆非诳语。吾于是而知,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,乃 圣贤之言。若谓祸福惟天所命,则世俗之论矣。
- 余初号“学海”,是日改号“了凡”;盖悟立命之说,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也。从此而 后,终日兢兢,便觉与前不同。前日只是悠悠放任,到此自有战兢惕厉景象,在暗室屋漏 中,常恐得罪天地鬼神;遇人憎我毁我,自能恬然容受。
- 至修身以俟之,乃积德祈天之事。曰“修”,则身有过恶,皆当治而去之;曰 “俟”,则一毫觊觎,一毫将迎,皆当斩绝之矣。到此地位,直造先天之境,即此便是实 学。 汝未能无心,但能持《准提咒》,无记无数,不令间断,持得纯熟,于持中不持,于 不持中持。到得念头不动,则灵验矣。
- 凡祈天立命,都要从无思无虑处感格。孟子论立命之学,而曰:“夭寿不贰。” 夫夭寿,至贰者也。当其不动念时,孰为夭,孰为寿?细分之,丰歉不贰,然后可立贫富之 命;穷通不贰,然后可立贵贱之命;夭寿不贰,然后可立生死之命。人生世间,惟死生为 重,曰夭寿,则一切顺逆皆该之矣。
- 语余曰:“符箓家有云:‘不会书符,被鬼神笑。’此有秘传,只是不动念 也。执笔书符,先把万缘放下,一尘不起。从此念头不动处,下一点,谓之‘混沌开 基’。由此而一笔挥成,更无思虑,此符便灵。”
- 因将往日之罪,佛前尽情发露,为疏一通,先求登科;誓行善事三千条,以报天地祖 宗之德。 云谷出功过格示余,令所行之事,逐日登记;善则记数,恶则退除,且教持《准提 咒》,以期必验。
- “夫血肉之身,尚然有数;义理之身,岂不能格天。《太甲》曰:‘天作孽,犹 可违;自作孽,不可活。’《诗》云:‘永言配命,自求多福。’孔先生算汝不登科 第,不生子者,此天作之孽,犹可得而违;汝今扩充德性,力行善事,多积阴德,此自己所 作之福也,安得而不受享乎? “《易》为君子谋,趋吉避凶;若言天命有常,吉何可趋?凶何可避?开章第一义, 便说:‘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。’汝信得及否?” 余信其言,拜而受教。
- “汝今既知非,将向来不发科第,及不生子之相,尽情改刷;务要积德,务要包荒, 务要和爱,务要惜精神。从前种种,譬如昨日死;从后种种,譬如今日生:此义理再生之 身。”
- “地之秽者多生物,水之清者常无鱼;余好洁,宜无子者一;和气能育万物,余善 怒,宜无子者二;爱为生生之本,忍为不育之根;余矜惜名节,常不能舍己救人,宜无子 者三;多言耗气,宜无子者四;喜饮铄精,宜无子者五;好彻夜长坐,而不知葆元毓神,宜 无子者六。其余过恶尚多,不能悉数。””
改过之法 进入列表...
- 吾辈身为凡流,过恶猬集,而回思往事,常若不见其有过者,心粗而眼翳也。然人之 过恶深重者,亦有效验:或心神昏塞,转头即忘;或无事而常烦恼;或见君子而赧然相沮; 或闻正论而不乐;或施惠而人反怨;或夜梦颠倒,甚则妄言失志。皆作孽之相也。苟一类 此,即须奋发,舍旧图新,幸勿自误。
- 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,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。至二十一岁,乃知前之所改, 未尽也;及二十二岁,回视二十一岁,犹在梦中,岁复一岁,递递改之,行年五十,而犹知 四十九年之非,古人改过之学如此。
- 顾发愿改过,明须良朋提醒,幽须鬼神证明;一心忏悔,昼夜不懈,经一七、二七, 以至一月、二月、三月,必有效验。
- 何谓从心而改?过有千端,惟心所造;吾心不动,过安从生?学者于好色、好名、好 货、好怒,种种诸过,不必逐类寻求;但当一心为善,正念现前,邪念自然污染不上。
- 善改过者,未禁其事,先明其理;如过在杀生,即思曰:上帝好生,物皆恋命,杀彼 养己,岂能自安?且彼之杀也,既受屠割,复入鼎镬,种种痛苦,彻入骨髓;己之养也,珍 膏罗列,食过即空,疏食菜羹,尽可充腹,何必戕彼之生,损己之福哉?
- 然人之过,有从事上改者,有从理上改者,有从心上改者;工夫不同,效验亦异。 如前日杀生,今戒不杀;前日怒詈,今戒不怒;此就其事而改之者也。强制于外, 其难百倍,且病根终在,东灭西生,非究竟廓然之道也。
- 第三,须发勇心。人不改过,多是因循退缩;吾须奋然振作,不用迟疑,不烦等待。 小者如芒刺在肉,速与抉剔;大者如毒蛇啮指,速与斩除,无丝毫凝滞,此风雷之所以为益 也。 具是三心,则有过斯改,如春冰遇日,何患不消乎?
- 第二,要发畏心。天地在上,鬼神难欺,吾虽过在隐微,而天地鬼神,实鉴临之, 重则降之百殃,轻则损其现福,吾何可以不惧? 不惟此也。闲居之地,指视昭然;吾虽掩之甚密,文之甚巧,而肺肝早露,终难自 欺;被人觑破,不值一文矣,乌得不懔懔? 不惟是也。一息尚存,弥天之恶,犹可悔改;古人有一生作恶,临死悔悟,发一善 念,遂得善终者。谓一念猛厉,足以涤百年之恶也。譬如千年幽谷,一灯才照,则千年之暗 俱除;故过不论久近,惟以改为贵。
- 但改过者,第一,要发耻心。思古之圣贤,与我同为丈夫,彼何以百世可师?我何以 一身瓦裂?耽染尘情,私行不义,谓人不知,傲然无愧,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;世之 可羞可耻者,莫大乎此。 孟子曰:“耻之于人大矣。”以其得之则圣贤,失之则禽兽耳。此改过之要机也。
- 春秋诸大夫,见人言动,亿而谈其祸福,靡不验者,《左》《国》诸记可观也。大 都吉凶之兆,萌乎心而动乎四体,其过于厚者常获福,过于薄者常近祸,俗眼多翳,谓有 未定而不可测者。